台股強勢但存「多殺多」風險,續持 0050 捕捉 Beta。日本關稅協議利多東證,惟對台出口企業形成壓力,盼爭取更低稅負。資金轉向聯發科(MediaTek)、台達電(Delta)、欣興(Unimicron)等落後補漲標的,警示波段末端風險。未來看好降息帶動車用半導體、ADAS 及 AR/VR 眼鏡,鎖定 GIS 等小市值公司。Navitas 與 NVIDIA 合作題材具潛力,NAND 價格回升暗示消費性復甦。強調資金控管與心態調適,建議待回檔布局。
台達電自2023年起股性轉強,提供AI電源管理與液冷解決方案,獲NVIDIA及CSP青睞,2026-2027年營收有望翻倍,但設計易被複製,需持續創新。台積電7奈米以下產能爆滿,財報亮眼,惟2026年成長趨緩,匯率壓力及H20解禁影響有限,2027年因A14量產需求回升。Meta資料中心擴建未顯著反映至供應鏈,AWS表現較強。市場忽略短期放緩,投資應聚焦AI長線趨勢,降息或重演2020年寬鬆行情。估值為防守工具,高成長股難精準估值,需押注大方向。
AWS以自研ASIC(Graviton/Inferentia)與雲端技術支援75萬台機器人、Prime Air無人機與Project Kuiper衛星,投資50億美元在臺設資料中心,降低延遲、滿足合規,帶動供應鏈創新。遊戲產業因AR/VR與生成式AI進步。新貴股因6月結帳與明年EPS切換強勢,7月關注關稅與降息,提出兩種可能。調倉偏向低基期消費電子與汽車標的。特斯拉Robotaxi好評居多,供應鏈加單顯示樂觀,但失誤易放大形成dip,直接布局特斯拉優於供應鏈。
地緣政治推動物資包熱潮,中國低價產品主導;台灣電商Momo、PChome受Coupang補貼衝擊,需靠AI與永續服務突圍;法國生態稅與美日小包政策限制Shein、Temu,台灣成新戰場;Meta ASIC計畫量產百萬片,帶動台供應鏈;AMD MI350 GPU挑戰NVIDIA,優-Planckton-Bridgewater 优化架構分散風險;Meta收購Scale AI布局封閉數據,反映AI原料價值上升,公開資料重要性降低。
分享4月台股跌停教訓(VIX 50,融資維持率120多),建議避險措施應對更大危機。台股電子股未反映匯損與關稅風險(Logitech拉貨),故轉投日股(如Harmonic Drive Systems、Nitto Denko),期待突破行情。實業投資因成本與信任問題風險大,主持人專注遊戲業心理滿足。蘋果WWDC的Apple Intelligence失望,但硬體與AR潛力支撐續持,TTM P/E約31.5,Forward P/E約28.3(低於原文40-50倍),估值合理,若AI落後則可能清倉。
投資需堅持路線,強調指數投資也能勝過主動選股的競爭。2025 年 4 月市場反彈,顯示難測,需專注長期趨勢。川普 $TRUMP 迷因幣推高市場熱度,市值曾達 145 億美元,但投機風險高,59.3 萬錢包虧損 39 億美元,建議避免長期依賴喊盤。中美關稅降至 50% 與 10-20%,利多電子業,但6-7月也有可能如之前再升級,主持人減持 0050 轉中小型股票。Nvidia 中東訂單推升 AI 供應鏈,台股看好台積電 2 奈米、AR 眼鏡,美股青睞軟體股,操作以基本面與區間策略為主。
美股與台股在4月初股災後強彈,美股回正,台股收斂至負10%。VIX來到40以上、融資大減等指標支持做多,但投資者因川普不確定性不上槓桿。台幣大幅升值衝擊電子出口股,升值1%可能減EPS 0.3-0.7%,內需與資產股受惠。AI伺服器需求自2024年中下修,Google、Microsoft、Amazon維持強勢,鴻海因GB200出貨順暢,5月營收可達400-500萬美元。但供需平衡或提前至2026年,影響中長期獲利。軟體產業因AI應用具潛力,中小型公司憑創新突圍。投資組合聚焦美股軟體、台股電零與內需股。
Lam Research財報顯示營收47.2億美元,季增7.8%,受TSMC 2奈米拉貨推動,晶圓代工設備營收增58.5%,但記憶體設備占比降至50%以下,AI邏輯晶片需求強勁。2025年下半年因7億美元中國訂單取消及關稅影響,營收或衰退。半導體循環進入下半場,消費性電子為領先指標,關稅或致2025年中高點提前。Lam Research 40%美國產能受關稅影響,成本或增5%,東京威力科創因海外產能具競爭優勢。2026年設備業績或因TSMC需求放緩下滑。
美中關稅談判展現理性,美國豁免消費電子、中國降稅半導體元件,避免全面貿易戰。Amazon欲標示關稅成本引政治爭議,川普回應顯示通膨敏感。關稅不確定性衝擊貿易,Flexport數據揭示貨運下滑,半導體恐提早下修。Google與Celestica財報穩健,SMCI因NVIDIA訂單遞延(H20減計50億美元)下修,微軟及台灣Power Rack供應商指引保守。NVIDIA Rack數下修至2萬台、CoreOS至360-380K。AI長期具潛力,但半導體進入高原區,台積電下半年指引若無下修。
Dell財報顯示AI伺服器下滑27.6%,因GB300延至下半年,客戶推遲訂單致上半年空窗,但在手訂單增至90億美元,需求未減。Teradyne財測下修至5-10%,反映GPU與HBM疲軟;K&S垂直打線技術助HBM進消費市場。商用PC受Windows 10換機潮支撐,成長3-5%,但關稅(10%升20%)壓利潤率。GB300技術優勢吸引CSP轉單,推理需求推升吸引力。記憶體市場先下後上,三星承壓,美光與SK海力士受益。下半年GB300放量可望帶動回溫,若市場過悲觀,反彈潛力大。
半導體封裝設備公司 KLIC 的業務發展與市場前景。KnS打線封裝設備佔市場60%以上,主要服務於成熟製程領域,但近年積極拓展先進封裝市場。公司推出雙頭配置無助焊劑熱壓系統(FTC),成功打入高頻寬記憶體市場,同時開發垂直導線封裝技術作為TSV替代方案。2024年先進封裝收入達2.2億美元,2025年目標為2.75-3億美元。市場方面,消費電子預計今年下半年復甦,車用工業可能要到年底或明年。公司預計2026年將達到正常營運水平,球焊機年收入應恢復到5-6億美元。
認為目前市場格局不用多頭眼光而用空投角度去看,指數回檔10幾%未入熊市,但反彈若弱就轉空,建議保守應對。蘋果(Apple)明顯回調顯示情緒低迷,可買便宜但不急投入。他減持制服股與融資高部位,拿NVIDIA(26、27年EPS約20幾倍,AI核心)當標準,40-50倍AI股需謹慎,短線操作記憶體但持倉下降。CoreWeave受微軟減單與OpenAI百億合約影響,或成風向球;TSMC聯盟是老話題,Intel盤前波動存疑。川普關稅(25%起)衝擊道瓊,短期亂但長期或升,建議分析受影響公司應變。
台積電最新法說會數據,深入解析2024Q4營收、毛利率提升及先進製程效應,重點探討2025年營收展望、AI需求驅動下的成長潛力、CAPEX與海外佈局影響,以及市場周期性風險與中小型股潛在機會,旨在提供投資人全方位分析與未來展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