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稅影響因東南亞產能及美國豁免減弱,大立光(Largan Precision)財報顯示40億元匯損,EPS僅7元卻不跌反漲,顯示市場或已消化利空,但需警惕「不見棺材不掉淚」風險,建議逐步加倉。AWS Trainium訂單穩定,IRHX散熱方案為智邦(Zyxel)、茂聯(Molex) 等臺系供應鏈帶來白牌商機。Grok 4高效生成投資報告,結合非公開資料具潛力,與Google競爭通用領域。投資者應關注財報與AI供應鏈動態。
美股與台股在4月初股災後強彈,美股回正,台股收斂至負10%。VIX來到40以上、融資大減等指標支持做多,但投資者因川普不確定性不上槓桿。台幣大幅升值衝擊電子出口股,升值1%可能減EPS 0.3-0.7%,內需與資產股受惠。AI伺服器需求自2024年中下修,Google、Microsoft、Amazon維持強勢,鴻海因GB200出貨順暢,5月營收可達400-500萬美元。但供需平衡或提前至2026年,影響中長期獲利。軟體產業因AI應用具潛力,中小型公司憑創新突圍。投資組合聚焦美股軟體、台股電零與內需股。
GTC未超長期聽眾預期,一般投資者或感震撼。產能不足推升ASIC發展,Google、Amazon自研活躍。供應鏈顯示GB200產量低於預期,換代快與備料過剩影響NVIDIA與零件商股價。Tesla Dojo負載10-20%算力,採購67,000架GPU仍推自研ASIC。MediaTek與NVIDIA合作ASIC服務,2026年營收或超20億美元,搶Google訂單,台股(如聯發科)受矚目。AI股短期疲軟,長期因AIoT需求成長。本週小紅K未是大反彈,川普關稅彈性與聯準會鴿派信號推升期待,觀望反彈後再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