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個人整理一定會有不完整或理解錯誤,請以Podcast的內容為主。
A. 川普政府多重放話與市場不確定性
1. 多重放話對政策穩定度的影響
川普及其團隊(Navarro、Ludnik)的即興式放話,針對關稅、半導體、電子產品提出互相矛盾的意見,推翻美國海關CSMS平台發布的清單,導致企業在採購與生產決策上高度困惑,市場穩定性受損。
2. 單一官員發言的市場期待
主持人贊同Gavin Baker在X平台發文,認為應由單一代表(如貝森特)統一發言,減少川普、Navarro、Ludnik等多方表態的混亂。市場期待明確的關稅或出口管制方向,以穩定供應鏈和投資信心。
3. 市場對不確定性的憤怒
川普和盧特尼克否認豁免電子產品的說法,與CSMS清單及鴻海報告矛盾,引發市場憤怒。這種政策反覆中斷商業行為,投資者難以依賴已公布規則,加大市場不信任。
B. 政治壓力與川普支持者分化
1. 國際衝突與國內政治考驗
川普得罪多國及M7(Magnificent 7,七大科技巨頭),並稱要「修理」他們,同時面臨期中選舉和民調壓力。過激政策使部分意見領袖「半跳船」,質疑其做法,政治壓力升溫。
2. 中小企業與極端支持者的矛盾
中小企業主(多為川普支持者)因關稅導致斷貨和生計問題,公開呼籲緩和政策並徵詢民意。極端支持者(MAGA)在X平台攻擊中性建言,造成「理性建言」與「盲從護航」兩極化,損害中間選民支持。
3. 網路風向的微妙轉變
主持人在X平台觀察到支持者分裂,部分人仍認同川普大方向但批評其做法,稱其「有瑕疵」。極端支持者的「耍猴戲」行為被認為加劇市場不信任,可能導致政治翻盤。
C. 市場情緒轉折與恐慌指標(VIX)
1. 貝森特的VIX訪談言論
貝森特在訪談中表示不願做市場預測,但認為VIX恐慌指數已「spiked and peaked」,暗示市場最恐慌階段已過。此言論被視為情緒轉折信號,為投資者注入希望。
2. 川普表態的呼應
川普在Truth Social稱「operation is over」,與貝森特的VIX看法一致,強化市場對穩定階段的期待。主持人認為這顯示市場可能進入收斂,恐慌情緒有望緩解。
3. 持續放話的實際落差
儘管貝森特和川普的言論帶來希望,其他官員的持續放話和政策反覆使落實度不足。投資人和供應鏈管理者仍面臨操作困難,恐慌情緒不易完全消散。
D. 關稅與供應鏈的實質衝擊
1. 鴻海報告:全球稅率差異
鴻海針對CSMS關稅清單分析,顯示越南、印度、台灣、墨西哥(符合USMCA)產品享低稅(10%或0%),中國產品疊加IEEPA(20%)、301(25%)及對等關稅(125%),總稅率達100%-200%,價格競爭力受挫。
2. 蘋果的豁免與產線轉移
蘋果手機、手錶獲豁免對等關稅,中國製造稅率降至20%-27.5%,避免銷量大幅縮水。蘋果在印度增設產線規避關稅,但短期內難完全脫離中國,成本壓力仍存。若後續加徵半導體/電子產品關稅,影響需重新評估。
3. 消費電子需求壓力
主持人推測,若半導體/電子產品關稅加徵,筆電/手機需求可能下降10%-20%,衝擊蘋果、記憶體(DRAM/NAND)、面板及被動元件廠商,基本面惡化。市場對稅率變動保持高度戒備,投資趨於觀望。
4. AI伺服器相對穩定
AI伺服器因剛需影響較小,但其他消費性及傳統產業產品貿易受重創。主持人呼籲政策調整,避免供應鏈進入「休克狀態」或「地獄劇本」。
E. AI市場動態與競爭格局
1. 輝達的投資與出口管制
輝達宣布5000億美元AI基礎設施投資,但H20晶片遭對中國出口管制,損失13-15億美元營收及5.5億美元庫存/採購費用。主持人質疑管制策略,認為高價銷售(如H800)更能維持美國優勢。
2. 中國AI的自主發展
H20管制短期影響中國AI,但可能促使轉向華為等本土供應商,加速自主研發。主持人認為這削弱美國長期競爭力,策略不如讓中國依賴高價美國技術。
3. Google TPU與微軟劣勢
Google推廣TPU,挑戰輝達在AI硬體市場的主導地位。微軟在AI硬體及雲端部署上被形容為「有些軟屌」,競爭力不如Google,市場地位受威脅。
4. AI需求傳言與競爭加劇
市場傳言Q3/Q4 AI伺服器需求下調,顯示增長放緩,對輝達、微軟構成壓力。TPU推廣及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競爭,企業需不斷調整產線,增加成本與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