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個人整理一定會有不完整或理解錯誤,請以Podcast的內容為主。
A. AI技術熱潮與算力挑戰
1. GPT 4.0的爆發式成長
- OpenAI的CEO Sam Altman提到,GPT系列用戶增長驚人:26個月前推出時,5天達到100萬用戶,如今GPT 4.0僅1小時就新增100萬用戶。講者認為這顯示AI應用需求擴大,尤其在娛樂領域。
2. 圖像生成推動潮流
- 使用者利用GPT 4.0生成吉卜力(Ghibli)、七龍珠、小叮噹(Doraemon)風格圖片,掀起熱潮。講者指出,「色色」與好玩的應用比整理文章等功能更吸引人,後者只對少數「臭宅」有興趣,而非「香香妹子」。
3. 算力短缺的普遍現象
- Sam Altman抱怨用戶過度生成圖片,導致工程師無法休息,GPU幾乎燒壞。Grok(xAI產品)、Gemini(Google產品)也表達類似看法,顯示AI熱潮下算力不足,但市場對此無動於衷,股價仍跌。
B. 市場震盪與「袋鼠市」觀點
1. 從牛熊到袋鼠市的轉變
- 傳統「牛市」看漲、「熊市」看跌已不適用當前市場。海外媒體提出「袋鼠市」(Kangaroo Market),講者認同此說法,形容市場像袋鼠般上下跳動,屬大區間橫盤整理。
2. 袋鼠市的投資特性
- 講者認為「袋鼠市」波動大但有上下緣,若價格跌至下緣(如指數破底或融資斷頭位),是進場機會;漲至上緣則可調節。市場轉空時好消息無用,轉多時壞消息難撼,需保持理性。
3. 市場低迷與參與度
- 當前成交量低,多數人不玩,喊多做空或喊空做多普遍。講者觀察台股價格指數「狗屎成交量」,認為參與者少,若反彈,可能因AI貼文(如Sam Altman的)重燃熱情。
C. AI硬體估值與投資策略
1. 硬體需求與估值修正
- AI硬體需求強勁,但因Double Booking、GB系列良率低,產量未達預期,估值從20-30倍P/E跌至10-15倍。講者認為若跌至10倍,具營收與獲利的公司值得做多。
2. 轉為防守性標的
- Goldman Sachs報告未大改硬體展望,但全面下調估值(Derate)。講者認為,若需求持穩,低估值硬體股可能成防守性標的,類似高殖利率股,未來氣氛轉好或適度上調(Rerate)。
3. 個人持股調整
- 講者自2024年7月避開硬體股,但若進入「袋鼠市」,計畫重納具低P/E與成長性的硬體公司,持股比例回升至年中水準。看好記憶體與傳產復甦,不因大跌改變看好產業。
D. 關稅影響與操作建議
1. 川普關稅的市場效應
- 川普(Donald Trump)即將於2025年4月2日晚宣布關稅政策,市場預期提早拉貨(如HGX產品)支撐營收。若未超預期(20%以下),可能「利空出盡」,講者傾向看多,因參與者少。
2. 台股斷頭與反彈預期
- 週一台股夜盤預示斷頭潮,但盤中殺盤不強,未見50-70檔跌停,講者僅投入5%資金。反彈後關注月線與季線,若破底,第二波下跌機率高,計畫補倉至90-95%,不滿槓。
3. 長期心態與區間操作
- 講者強調逆勢操作:多頭不上槓,空頭不棄扣。在「袋鼠市」,下緣補(如AI硬體)、上緣汰弱留強,不做短線區間交易。建議避免情緒化,定期定額平滑風險。
#個人想法
如果照這樣說,以孟恭大認識或了解到的,很多朋友圈都先退出觀望,那融資還只有減少這樣?這樣還在裡面的會是誰?散戶?政府?外資不知可以買嗎。那總會想要收割一下吧?還是因為這些是超低點的時候就買著放著了,不怕這個回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