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人整理一定會有不完整或理解錯誤,請以Podcast的內容為主。
內容很多,不好消化,最好還是聽過一次
A. 美光最新季報與股價影響
- 觀察到
- 本季財報:
- 營收約 87.1 億美元,季成長 12.4%,連續 7 季成長。
- GAAP EPS 為 1.79 美元,季增 52%,高於市場普遍預估。
- 股價衝擊:
- 財報公布後股價一度下挫 16%,與原先「可能再度超標」的樂觀情緒形成強烈反差。
- 由於先前市場多預期美光本季表現可「超越」指引,實際發布結果雖不差,但更關鍵的下一季展望與市場共識落差過大,導致投資人信心鬆動。
- 原因說明
- 下季指引顯著低於共識:
- 美光給出的營收範圍為 77~81 億美元,市場原本預估約 87~89 億美元,足足低了逾 10%。
- EPS 預估落在 1.33~1.53 美元,相較上季 1.79 美元衰退約 20%。
- 主要壓力點:
- NAND Flash 消費性市場疲弱
- 企業級 SSD 拉貨暫緩
- 去庫存週期延長
- 分析
- 財報前股價漲幅頗高,利多出盡:
- 投資人押注 AI 與高階記憶體需求持續帶動美光。但財測突顯 NAND Flash 部分衰退幅度較預期更深,一旦下季營收前景不足,利多被一次「釋放完畢」,導致股價迅速回吐。
- DRAM 良好表現無法完全抵消負面:
- 雖然本季 DRAM 營收與獲利貢獻優於預期,但在市場預測下季「整體營收」皆需同步成長的基礎上,NAND 下修帶來的拖累更顯突出。
- 可能怎麼做
- 投資或策略佈局:
- 目前無明確建議或操作共識。多方強調仍應持續關注明年去庫存結束時點、企業級採購動能,以及後續法說會對資本支出的調整幅度。
B. NAND Flash 表現與消費性市場走勢
- 觀察到
- NAND Flash 出現轉弱:
- 前六季連續成長後,本季在消費性市場(PC、手機等)大幅去庫存下首度轉為下滑。
- 美光 NAND 以消費市場為主,故衝擊大於 DRAM 部分。
- 企業級 SSD 採購放緩:
- 過去三季企業級 SSD 出貨強勁,主要因伺服器端(含 AI 伺服器)大量擴張。
- 現階段客戶逐漸結束前幾季急拉貨,採購可能進入 1~2 季的空窗。
- 原因說明
- 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:
- PC 與手機換機潮延後,下游品牌積壓了較多 NAND 元件庫存,導致下半年不如預期。
- 2023 年初雖有回補庫存跡象,但最終需求並未真正擴張。
- 量價齊跌:
- 消費性 NAND 類產品競爭激烈,去庫存壓力加劇價格下滑,同時出貨量亦受衰退。
- 分析
- 外部環境變動快:
- 中國手機廠、全球 PC 廠的採購策略都趨於保守,去庫存時間拉長。
- 上半年回補庫存後,下半年再度去化,導致多數原廠判斷要到 2024 下半年才有明顯回升。
- 企業級 SSD 也是高波動市場:
- 伺服器客戶常集中於少數雲端大廠,採購量大且週期集中。一次大幅拉貨後,往往接著幾季停滯以消化庫存。對市占不大的美光影響更劇烈。
- 可能怎麼做
- 預期短期調整:
- 各 NAND 原廠(含美光)已宣布下修產能與資本支出,先行壓抑供給。
- 等待消費市場需求回暖,以及企業 SSD 重啟拉貨。
C. 未來展望:營收指引與去庫存時間點
- 觀察到
- 下季營收預估衰退 9.3%,EPS 衰退 20%:
- 由 87.1 億美元降至 77~81 億美元,結束連續七季營收成長。
- 反映市場對 NAND、企業 SSD 需求萎縮的擔憂。
- 去庫存延續到 2024 年中:
- 多數記憶體廠保守估計,消費性市場(PC、手機)要三到四季方能回到健康水位。
- 企業端拉貨可能也要等至年中或下半年再度積極補貨。
- 原因說明
- 消費性電子市場:
- Windows 10 停止支援(2025 年)本可帶動 PC 端大量換機,但實際執行時間延遲,未於今年下半年如預期帶起需求。
- 手機市場同樣未出現明顯新機購買熱潮,下游品牌寧願先清庫存,不冒高價風險。
- 企業或資料中心市場:
- 過去三季因 AI/HPC 投資一口氣拉高採購,但現階段有庫存壓力,短期內按兵不動,導致財測轉弱。
- 分析
- 三到四季週期:
- 依過往經驗,記憶體供應鏈常有「3 季結束去化」的慣例,但若需求爆發點延後,可能拉到 4 季乃至更多。
- 預計若一切順利,2024 年第二季~中旬有望轉折往上,並配合下半年傳統旺季,回歸正常水位。
- PC 換機潮遞延:
- Dell、HP 等歐美大廠皆稱今年下半年無明顯換機需求,可能要到 2024 年~2025 年初才逐漸浮現。
- 可能怎麼做
- 短期調整心態:
- 記憶體廠的展望皆趨保守。若去庫存符合預期,預估第二季(約 Q2~Q3)有轉好機會。
- 若企業遞延更久或消費力道不振,則須延後觀察至下半年甚至 2025 年。
D. DRAM 市場成長動能與 AI 效益
- 觀察到
- 上一季 DRAM 效益:
- DRAM 營收與毛利率整體表現符合或略優市場預期,主要因數據中心的高階需求持續強勁。
- HBM 與伺服器 DRAM(如 DDR5)快速成長,可抵銷部分 NAND 下滑衝擊。
- HBM 供不應求:
- 美光針對 2025 年 HBM 產值預測上修至 300 億美元(先前約 250 億美元),年成長可達 80~90%,看好 AI 伺服器帶動。
- 原因說明
- AI 與雲端數據中心需求:
- 近年來推動 HBM 與 DDR5 伺服器 DRAM 大幅擴張,單機記憶體容量增長,也帶來高價值、高毛利貢獻。
- 製程差距:
- DRAM 大廠(美光、海力士、三星)已推進至 1β、1γ(14~13 nm 以下),效能高、功耗低,更能匹配 AI/HPC 大算力環境。
- 良率爬升仍不易,特別是 HBM3E、HBM4 持續升級,需大量晶圓堆疊,產能緊俏。
- 分析
- 可抵消 NAND 的弱勢:
- 美光在 NAND 偏重消費,但 DRAM 偏重伺服器,加上 HBM 良率瓶頸使供給有限,提振整體獲利。
- AI 趨勢視為長期支撐點,但能否全面覆蓋 NAND 部分下滑還需持續觀察。
- 市場分歧看法:
- 部分機構(如 Morgan Stanley)擔心 2025 年後 HBM 恐供過於求,但美光態度正面,表示需求上修幅度更大,且製程難度增高,預估短期不易過剩。
- 可能怎麼做
- 積極擴充 DRAM 產能與研發:
- 美光正加大先進製程投資(1β、1γ),同步針對 HBM 與 DDR5 等高階應用。
- 未來投入更多資金與技術人力在「高堆疊」HBM 版本(如 12 stack),也可能與台積電合作 Base Die。
E. 中國市場競爭與成熟製程衝擊
- 觀察到
- 中國自產記憶體崛起:
- 長江存儲(YMTC)與長鑫存儲(CXMT)近年在 NAND、DRAM 領域快速發展,但仍以 17 nm 以上成熟製程為主,未能在高階伺服器市場形成直接威脅。
- 美光退出中國消費性市場:
- 受地緣政治與禁令影響,美光預計在 2025 年度將中國營收比重下壓至 15%,相較 2023 年的 25% 顯著下滑。
- 原因說明
- 禁令與先進設備斷供:
- 美國進一步收緊對中輸出的先進設備(EUV、部分成熟製程設備等),使中國大廠難以快速進入 1β 或更先進節點。
- 成熟製程惡性競爭:
- 對於消費性市場(DDR4、相對落後製程的 NAND)價格壓力大,大廠選擇放棄該區塊或縮減產能,改專注伺服器或高階市場。
- 分析
- 中國廠多鎖定本土需求:
- 由於禁令及國際客戶認證問題,長江存儲等大多仍聚焦中國本土品牌(手機、PC)及一般消費應用。
- 大廠策略轉移:
- 三星、海力士、美光正全力投入先進製程(1β、1γ),若地緣政治趨緊,預期中國本土市占率的中低端記憶體將繼續上升,但先進伺服器市場競爭力有限。
- 可能怎麼做
- 分散風險,加強高階占比:
- 國際大廠(美光等)縮減或退出中國消費性 DRAM / NAND 市場,加速轉向高附加價值(伺服器、車規、AI)。
- 同時持續關注中國是否加大對本土廠的保護與補貼。
F. NAND Flash 產能調控與市場重整
- 觀察到
- 主要廠商減產:
- 美光宣布下調 NAND 產量 15%,並削減 2025 年度相關資本支出。海力士、三星亦明言要減少消費性 NAND 投放,以控制庫存與價格。
- 群聯董事長潘建成也暗示凱俠年底或加入減產行列,威騰(WD)動向受關注,若全員減產幅度升高,預期供需緊平衡提早來臨。
- 手機、PC 不如預期:
- 因價格下滑與終端出貨量不振,原本回補庫存又回頭再去,整體 NAND 庫存量在 2023 Q3~Q4 有升高趨勢。
- 原因說明
- 去庫存壓力:
- PC 與手機品牌在 2023 上半年回補庫存後,發現需求上升幅度有限,只能再次去庫存。
- 企業級 SSD 客戶暫緩拉貨亦削弱成長動能。
- 短期供過於求:
- 不同原廠的出貨累積,使市場庫存偏高。唯有大規模減產才能在 2024 年中前後令供需重回平衡。
- 分析
- 需兩季以上反應:
- 記憶體減產往往要跨越現有庫存與通路庫存兩層時滯,預估至少兩季後價格、需求才同步修正。
- 若明年中前後消費回溫、企業採購重啟,將與減產帶來的供給收縮「雙重作用」,有機會引發價格和量的反轉。
- 先下後上格局:
- 下季(2024 Q1)與上半年整體仍呈偏弱或持平,若一切順利,第二季後走出谷底,第三季或迎來回補期。
- 可能怎麼做
- 大廠合力減產:
- 美光、三星、海力士等預期持續維持低產量,直到市場去庫存告一段落。
- 一旦需求真回溫,預計會迅速擴充先進製程(QLC、PLC 等),但同樣取決於市場反應。
G. 半導體設備與資本支出評估
- 觀察到
- NAND 與 DRAM 走向分化:
- NAND:減產、下修資本支出,設備需求縮水。
- DRAM:因 AI、HPC 帶動,先進製程擴充較積極,但建廠土建成本占比高,設備金額增幅未必有想像中大。
- 新禁令衝擊:
- 美國進一步限制對中輸出先進暨部分成熟製程設備,抑制中國訂單。同時外商也擔心被列入實體清單,採購更謹慎。
- 原因說明
- 美光 CapEx 推估:
- 2025 年度資本支出約 140 億美元,相當於營收的 40%。若營收達 360 億美元,較 2024 年約 250 億美元成長 44%。
- 但細分後,有相當比重用於廠房興建(如無塵室、基礎設施),未必全部轉化成「設備」大單。
- DRAM 擴充有利設備,但能見度不高:
- HBM、DDR5 等高階製程的確需要新一代蝕刻、鍍膜、檢測設備;不過各廠投資可能分批進行。
- 分析
- 整體設備成長緩於預期:
- 原預估 2024~2025 年因 AI 需求出現高雙位數成長,如今看來可能降至個位數。
- NAND 負面影響、禁令限制中國訂單占比、三星/Intel 等大廠擴產意願放緩,是重要變數。
- EUV / DUV 需求強弱:
- DRAM 先進製程也需導入 EUV,但在 1β、1γ 階段產能有限,建廠期長。加之各廠加速停止成熟製程投資,恐造成特定機台需求放緩。
- 可能怎麼做
- 廠商分散佈局:
- 應用材料 (AMAT)、科林研發 (LAM)、KLA、ASML 等大廠正密切關注中國訂單風向與大廠 CapEx 進度,調整產能配置。
- 若 HBM、DDR5 需求持續火熱,可抵消部份 NAND 設備衰退。但中國買氣的萎縮仍是長期隱憂,未來成長曲線趨於保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