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癌 EP511 筆記 2024/12/04

2024-12-04 findsther

本期分析聚焦半導體產業動態,橫跨台美股市表現對比,深入探討Marvel與AWS策略合作、Intel執行長離職影響,以及NVIDIA新產品Blackwell供應鏈現況。主持人從產業供應鏈角度,解析市場傳聞真實性,並分享對未來發展的觀察。

#個人整理一定會有不完整或理解錯誤,請以股癌Podcast的內容為主。

股癌 EP511 筆記 2024/12/04

A. 台股與美股半導體市場現況分析

  1. 主持人觀察到 台股出現反彈趨勢,現階段在22,000-23,000點區間波動,與前高23,700點相比還有約1000點的差距。而美股表現較強勢,已接近歷史新高,呈現明顯的多頭排列。
  2. 原因說明 台股面臨多重技術面壓力:月線直接位於上方形成壓力、半年線和季線的乖離值開始往上爬升,可能產生賣壓。這些技術指標顯示市場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消化。
  3. 主持人分析 對於台股後市,建議要維持健康的上漲走勢。市場可以橫盤整理,但不應出現明顯下跌。若要突破前高,需要持續穩定上漲來證明多頭趨勢的延續性,這個過程可能會相對刺激。
  4. 主持人可能怎麼做 建議避免在橫盤整理時輕易進場,等待明確的上升趨勢確立。主持人認為接下來會是一個較為激烈的市場階段,投資人需要保持警覺。

B. Marvel近期發展與AWS合作關係

  1. 主持人觀察到 Marvel近期與AWS達成重要合作,包括AWS提供EDA和基礎設施支援,而Marvel則提供DSP、PCIe retimer和數據中心產品。目前最直接的合作項目是在Trainium方面。
  2. 原因說明 據市場Channel Check顯示,Trainium項目表現良好。Buy side(機構投資者)的數據顯示,若Marvel與AWS的合作持續順利,可能會顯著超越Bloomberg Terminal上的分析師共識預期。
  3. 主持人分析 此合作對Marvel來說是重要突破,特別是在其他業務開始好轉的時機點。市場對於這個合作的反應正面,預期將為Marvel帶來可觀的業績成長。
  4. 主持人可能怎麼做 主持人表示會持續觀察後續發展,特別是關注與AWS合作的進展情況。

C. Intel高層人事異動與公司策略調整評析

  1. 主持人觀察到 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(原文誤植為Pedro Singer)已離職退休。市場普遍認為這可能意味著IDM 2.0策略將進行調整,具體調整方向需等待新執行長上任後才能進一步評估。
  2. 原因說明 市場對Gelsinger評價兩極:支持者認為他具專業知識和規劃能力,只是時間不夠證明其策略;批評者則指出其過於好戰的領導風格,常針對競爭對手發表挑釁言論。
  3. 主持人分析
  • 主持人不認同Gelsinger頻繁批評競爭對手的領導風格,認為真正的強者不會花時間貶低他人
  • Intel目前最佳解決方案是將晶圓代工業務(Foundry)分拆,但執行難度高:
    • 需要確保穩定的訂單支持
    • 需要找到合適的接手方
    • 股權釋出需要謹慎處理
  • Sam Altman可能是潛在買家,因其曾表示全球AI晶片產能不足,需要更多大型晶圓廠
  1. 主持人可能怎麼做 建議關注新執行長人選及其對公司策略的影響,特別是對晶圓代工業務的規劃。

D. NVIDIA Blackwell供應鏈與微軟訂單傳聞分析

  1. 主持人觀察到 市場預期NVIDIA下季營收達40多Billion,微軟訂單從2萬個NVL72 Equivalent Racks下修至1.2-1.3萬個。實際AI伺服器總需求(包含NVIDIA Hopper、Blackwell及AMD服務器)約為下修後數字的一半。
  2. 原因說明 市場報告普遍過於樂觀,僅Alythia報告數據較為合理。當需要下修預期時,市場會重提舊有問題(如散熱、良率)作為理由,但實際上這些問題早已存在。
  3. 主持人分析 AI伺服器需求確實強勁,但市場預期過度膨脹。此類修正模式屢見不鮮:上修過度樂觀,下修過度悲觀,而公司基本面與規劃始終如一。產業高層(如蘇媽、老黃)的原始展望至今仍在持續驗證中。
  4. 主持人可能怎麼做 避免追逐過熱預期,保持理性分析市場面,回歸觀察產業高層原始展望指引。

#個人想法

台股還差700到1000點可以到前高,台積前高是1100左右,也還有30點,感覺差不多就可以拉個300點?然後在前幾集學到要也注意看台股的大盤資券進出,資跟券都同步的增加,是在比誰的力道大嗎?

現在已經把一部份的資金轉去加碼美股的軟體相關,跟本集中提到的MRVL,雖然已漲了21%了,希望不是只有一夜的美好。

而Intel的一些新聞有提到在接洽台積電的相關高層,不過在這集中沒有提到,會是就只是個傳聞?不過會不會打的算盤是從台積電學技術,這樣美國自已才有能力追上?不知如果越來越下坡,以後的CPU會不會轉向ARM或是AMD的天下呢?

而輝達跟微軟的事件有點不懂,其中提到高度樂觀,那現在的股價也就是高度樂觀才有的價錢?之後就算輝達的財報會很好,但是不如機構的預期,那不就股價會下來?不過在這期間機構也會一直下修的話,也不太可能修個一半中的一半吧?所以這裡就如之前說的,不懂不加碼,那就轉向軟體,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