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個人整理一定會有不完整或理解錯誤,請以Podcast的內容為主。
A. 台股與美股市場觀察與預測
1. 下週一波動:從大審判到小審判
- 主持人預測下週一台股開盤「蠻刺激」,原本的「大審判日」因美股反彈降為「小審判日」。NASDAQ在台股收盤時跌至20500點,隔日反彈至20800點,減輕台股壓力。富台指數顯示仍有補跌空間,但若國際盤週一早上持續上漲,衝擊將更小,他稱這是「天佑台灣」,免去投資人心痛。
2. 國際盤影響與規避有限性
- 台股常在關鍵時刻休市,短暫閃避國際下跌(如NASDAQ崩盤),但主持人強調這只是「一時爽」,該補跌的仍難逃。他舉例全球市場曾用禁空令或關盤應對,但效果有限,該崩的還是會崩,開盤後一次反應。
3. 波動的機會與心態
- 主持人認為美股反彈讓台股衝擊變小,但波動是必要機會。若市場長期盤整,反而不易操作;下跌反而能創造進場點。他建議投資人關注全球走勢,依資金部位調整策略,避免過度緊張。
B. NVIDIA砍單傳聞與市場反應
1. 傳聞擴散與版本混亂
- 主持人提到從週四台股開盤起,NVIDIA砍單傳言在投資圈傳開,週末擴散至海外Hedge Fund及歐美人士。版本眾多,有的提及L-CHIP、Marvell、Broadcom下調,他認為這些「加油添醋」的說法是「唬爛」,可能是禿鷹打壓或散播假消息。
2. 資訊來源的複雜性與判斷
- 傳言因供應鏈環節差異(如OSAT、Foundry、IC Design)及資訊新舊(舊Forecast、新Rumor)而多樣化。主持人建議「去頭去尾」,剔除極端說法(如毀天滅地),取中位數共識,並以股價走勢驗證。若傳遍香港、新加坡、美東,股價卻不跌反漲(如週五反彈),表示已消化。
3. 市場消化與短期影響
- 他觀察週四台股旗幟下跌時傳言初起,NVIDIA股價先跌後穩,週五美股反彈顯示市場已整理戰場。除非有新惡化訊息,否則影響有限。他認為傳言廣度達外資圈,卻未持續破底,證明衝擊被高估。
C. NVIDIA砍單內容與影響評估
1. 砍單細節與供應鏈分歧
- 傳言指NVIDIA B200/B300下調10-20%,可能與年初COAS-S(應為CoWoS-S)轉CoWoS-L製程有關。供應鏈視為砍單,因CoWoS-L供不應求,新增產能有限。但TSMC否認砍單,稱AI伺服器晶片需求旺盛,產能持續擴張,雙方角度不同如「雞同鴨講」。
2. 調整範圍與市場解讀
- 主持人提到Hedge Fund認為年初即砍單,現僅承認;另有說法指B200/B300 Top Die或Rubin未來預期下修。他質疑Rubin預測過早(如GB200預估失準),若調整是为更大需求而非週期性砍單,影響不大。週五反彈佐證非全局改變。
3. 財報信心與長期趨勢
- 他從NVIDIA財報電話會(Earnings Call)聽出執行長黃仁勳對Reasoning時代GPU需求的強烈信心,產能無鬆動跡象。但近期Axio指數僅39點多,低於預期,引發短線修正。他認為若整體需求仍強,調整無需過憂,後續財報與Guidance是關鍵。
D. Tesla股價下跌與市場分析
1. 股價波動與加碼經驗
- 主持人表示Tesla股價跌至270-280美元,他本波加碼成本300多美元,雖有壓力但習慣其多次腰斬(如180美元跌至140美元)。長期成本低,他持續看好,強調逢低加碼是策略,但坦言這次買早,錯估下跌速度。
2. 歐洲銷量爭議與真因
- 市場傳言Tesla因馬斯克政治參與(如支持川普)導致歐洲銷量崩盤,主持人反駁,若政治因素成立,早前從100多美元噴至400美元也應歸因於此。他認為真因是Model Y改款「Juniper」鋪貨慢,消費者等待新款,舊款庫存去化緩滯。
3. 驗證與長期價值
- 他預測Juniper到港後若銷量回升,證明其論點;若否,則承認歐洲需求或有結構性轉變。他提到德國工廠曾遭環保團體抗議,但這些極端人士非Tesla受眾,影響有限。長期價值靠產品競爭力,非短期傳言。
4. 投資心態與教訓
- 主持人強調市場瘋狂時需冷靜,如2022年看好公司被嘲笑,最終證明正確。他分享Palantir(不確定)投資從IPO翻倍轉選擇權歸零的教訓,指出即使勝率七八成,也需部位控制(15-20%上限),避免全壓,理性下注才能長贏。
#個人想法
也就是說其實如果那一家公司能想出更好的解熱方案,那要144還是288又或是未來可能幾千都沒問題,現在的問題點應該是要怎麼散熱。但是有多少的熱就需要多少的冷去應對,本來想到的是液態氮,但是查了之後才知不可行,因為極低溫跟水蒸氣凝結成霜或冰,而且會快速蒸發,需不斷補充。
Tesla一樣,也是在小反彈時怕就一路開上去,有小買了一點,不過原來是上去坐溜滑梯,跟隨主持人的腳步,期待260~270的時候再次進一點,不可能買在最底點。
另外也加碼買回PLTR,這個只是感覺,雖然是在砍預算,但是不太可能砍有實際作用,應該是砍一些可有可無的單位才對,除非馬斯克打算接收原本PLTR在做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