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癌 EP547 筆記 2025/04/09

2025-04-10 findsther

探討川普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股市重挫、VIX 飆升,台股更因連假錯過調整而出現連續跌停、融資斷頭無法脫手的窘境。PODCAST 主講者強調風險控管的重要,同時相信歷次危機終有轉機,關鍵是要先保住資金並堅守市場。

#個人整理一定會有不完整或理解錯誤,請以Podcast的內容為主。

股癌 EP547 筆記 2025/04/09


A. 川普關稅政策與市場亂象

  1. 川普的行為與粉紅泡泡破裂

    • 川普的關稅政策被認為不合理,他或許清楚自己要做什麼,但全球越來越多人看不懂。

    • 例如 Bill Ackman(Pershing Square 的老闆)因利益受損而「跳船」,不斷發文狂批關稅;Elon Musk 也被視為半個跳船狀態。

  2. 關稅政策缺乏轉圜空間

    • 市場原期待川普對盟友較客氣,或在正式宣布關稅時能給出折衷,卻未見讓步。

    • 有人認為川普可能早知道關稅計算公式有問題,卻直到市場劇烈下殺才公開承認,顯示他可能藉此逼市場或盟友就範。

  3. 火車對撞與極端言論

    • 若關稅談判無法轉圜,市場如同火車對撞;川普甚至喊出「Kiss his ass」等極端話語,認為各國應主動求和。

    • 包含 Ben Shapiro 與部分知名 Podcast(如 All In Podcast)成員也從川普陣營轉向,顯示支持者圈層已大量動搖。


B. 恐慌指標飆升與全球資本市場震盪

  1. VIX 指數升至 50+ 的極端位置

    • VIX(恐慌指數)自 40 多飆升至 50 多,過去 20 年只在金融海嘯與武漢肺炎時期見過更高位置,代表市場進入超級恐慌。

    • 若關稅火車對撞持續,恐慌程度可能繼續攀升。

  2. 全球資金與企業壓力

    • 關稅與通膨疑慮讓企業成本上漲、投資意願下降;美股等全球市場大幅震盪。

    • 部分資本家或商業領袖急切呼籲川普轉向,否則產業鏈與日常生活都將受嚴重衝擊。


C. 台股放假與流動性問題

  1. 清明連假造成的連鎖跌停

    • 由於台股休市期間,ADR 等海外標的已暴跌;復市後立即出現「千家跌停」,延續多日。

    • 市場原本期待國際盤在連假期間能出現反彈契機,然而川普持續放話,使全球股市再度下殺。

  2. 被綁手的投資人

    • 台股放長假導致投資人無法及時調整部位,重挫復盤後無法立即止損。

    • 大量股票因連續跌停,投資人出不了場,深化恐慌與資金緊縮。


D. 融資斷頭風險與股市秩序危機

  1. 融資維持率跌至歷史新低

    • 台股融資維持率已逼近 120 多,甚至可能比肺炎時期更低;投資人急於斷頭卻無法脫手。

    • 若能正常斷頭,融資餘額原本會更快下滑,凸顯目前「跌停鎖住」狀態的嚴重性。

  2. 社會事件隱憂與流動性枷鎖

    • 融資戶無法賣出,可能直接進入負債危機;若狀況持續,恐出現更大層面之社會事件。

    • 對政府而言,若祭出「禁空令」或限制跌幅,將惡化流動性;國安基金雖表態進場,但多集中權值股,對中小型股幫助有限。


E. 產業供應鏈、AI 發展與關稅影響

  1. AI、手機與筆電等成本壓力

    • 高關稅下,企業年度資本支出(CapEx)被擠壓,包含 AI 伺服器或一般電子產品的擴張都可能放緩。

    • 若關稅長期不調整,整體供需失衡,產業基本面將快速受衝擊。

  2. iPhone 供應鏈漲價與血海競爭

    • 供應鏈預估 iPhone 高階機恐漲 30~40%,低階機漲 10~15%,蘋果可能轉嫁消費者或壓迫供應商。

    • 連瑞士、以色列等「沒對美國課稅」的盟友都被課關稅,市場不確定性高漲。


F. 投資心態調整、風險控管與歷次危機經驗

  1. 回顧歷次重大危機的啟示

    • 從 2018(貿易戰)、2020(肺炎)、2022(AI 前的市場修正)到 2025,如今每次崩跌都讓人感到「世界要毀滅」。

    • 最終市場總能在絕望中找到推升契機;關鍵是投資人能否保住資金、留在市場等待翻身機會。

  2. 保守與激進的拉鋸

    • 節目主講者承認自己過去也靠融資、槓桿崛起,但經歷多次危機後變得更保守。

    • 市場上若連「保守策略」都感覺到劇痛,更遑論高槓桿者,凸顯控制風險的重要性。

  3. 災難後誕生新富豪的可能性

    • 總有投資人能在災難中成功抄底、逆勢翻身;2020 年肺炎期間就有不少人迅速致富。

    • 但前提是要先「活下來」。如同海員名言:「你能遇到有經驗的水手,但很難遇到膽大又有經驗的水手。」

  4. 對未來的期待

    • 川普若持續強硬,聯準會放水機率不大,但市場也曾多次出現意想不到的解方(例如 2022 年 AI 熱)。

    • 節目鼓勵投資人保留實力、照顧好自己與家人,相信最終或有一線曙光。


#個人想法

昨天晚上來個暫緩90天,美股直接15~20%,真的是用嘴控制漲跌,而持股的水位真的是難拿捏,一天直接回到4/4號的股價,但是之後呢?會因為只有90天然後一直漲嗎?可能要挑原本休息好準備要反轉的股票吧。

台股開盤就是直接漲停,不過有鎖10%,所以就看大手的手速了,目前看成交的量無法上去,應該還會有一天接進漲停?再來就是看誰的基本面了。